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我國“三農”發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等方面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擘畫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必須堅定不移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思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圍繞農村改革、農業現代化、農民增收等事關“三農”工作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問題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論斷,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糧食安全、精準扶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城鄉一體化、鄉村治理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這些思想立意深遠、內涵豐富,深刻闡釋了“三農”工作的戰略地位、發展規律、形勢任務、方法舉措、體制機制等,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指導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科學理論,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這一思想的精髓和要義,并深入貫徹到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
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個基本方略,其中第一個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首要的政治要求,依靠黨把方向、把原則、把政策、把落實。我們要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確保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本領,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統籌規劃鄉村振興的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本要求,為鄉村振興打造配備能力突出、甘于奉獻的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鄉村振興,理念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新時代所面臨的新趨勢新機遇新矛盾新挑戰,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鄉村振興面臨一些突出難題,例如,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如何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如何構建鄉村治理體系,等等。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充分運用好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補齊農業農村工作短板。堅持創新發展,就要堅持科技興農、科技強農,加大創新驅動力度,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協調發展,就要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增強城鄉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協調性;堅持綠色發展,就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堅持開放發展,就要積極支持農業走出去,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堅持共享發展,就要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深刻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邏輯關系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五個方面的總要求響應了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現實需求和廣大農民的熱切期盼,系統回答了鄉村振興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怎么樣達到這樣的水平等一系列問題,是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遵循。
五個方面的總要求是推動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客觀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不僅在農業農村領域有深刻的體現,也對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業農村整體發展水平較為落后,譬如農業勞動生產率低,農產品的供應處于短缺狀態;農村經濟缺乏活力,鄉村建設嚴重滯后;農民收入很低,很多人還處在溫飽線之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特征已由發展水平的總體落后轉變為局部的不平衡不充分,具體體現為農產品供給質量亟待提高、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須加強、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個方面的總要求,就是要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個方面的總要求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鄉村振興的突出特征是鄉村的全面振興,也就是鄉村的經濟、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都得到充分發展。五個方面的總要求以全面振興為指向,各有側重但相互作用,完整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各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生態宜居、生活富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而鄉村實體經濟的核心是產業。產業興旺就是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前提下,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以現代農業為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做大做強農村實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動能。第二,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鄉村振興不僅要百姓富,還要生態美。生態宜居就是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鄉村生態經濟,讓廣大農民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生活,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生態效益。第三,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鄉風體現了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是維系農情、鄉情、親情的重要紐帶,也是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精神支持。鄉風文明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讓廣大農民不僅“留得住青山綠水”,而且“記得住鄉愁”。第四,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村穩定是廣大農民切身利益。”加強鄉村治理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治理有效就是以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第五,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活富裕就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讓廣大農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3.扎實推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黨中央確立了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任務,為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勾勒了美好的前景。實現這樣的目標任務,必須提高認識,統籌規劃,科學推進。
把握戰略高度。鄉村振興不是單一、孤立的政策舉措,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包含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在內的全面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否科學合理、能否順利實現,直接關系到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全局的戰略安排,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的根本依據。無論從重大時間節點的規劃還是從每個時間段的具體任務來看,鄉村振興戰略都是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內在一致的。
保持戰略定力。從現在到2050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面臨很多困難和風險。從世情看,國際農業領域的競爭十分激烈,西方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和西方農產品巨頭的競爭優勢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很大壓力;從國情看,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鄉村振興仍受到經濟實力、發展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從農情看,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最為突出。世情國情農情決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時刻清醒,嚴格按照“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久久為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的就是這樣的勁頭和韌性。
不斷深化改革。改革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途徑。40年來,我們依靠改革,取得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偉大成就。當前和今后,如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目標任務,仍然要依靠改革。改革的重點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從現實來看,一些關系我國“三農”工作全局的重大體制機制包括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戶籍制度等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為此,必須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契機,全面提高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將農業的活力、農村的魅力和農民的動力充分釋放出來,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壯麗篇章!